第(1/3)页 快入夏时,酒客也多了起来。 几个孩子除了要抽空练功之外,偶尔也会抽出空来招待一下客人。 来这官道边酒肆喝酒的,多数身上都有些本事。 见那几个孩子站桩打拳,总是会看上几眼。 “七路伏虎拳,倒是练的可以啊。” 有酒客一眼就看出了这拳法的来历,却道:“道长,这拳法虽说能涨气血,练筋骨,但却不能长久练啊。” 陈炁听到这话愣了一下,坐下道:“不知客官可否为这几个孩子指点一二。” “好说好说,道长请我一壶好酒就是。” “实话讲,这七路伏虎拳讲究的就是一个猛,起初时的确有奇效,但随着力长,此拳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,气血调动过快,发力过猛,容易损伤筋骨,一般而言……” 这位酒客耐心讲解着,另外又传了一套拳法。 这样的拳法在这江湖之中不难找到,有调和之效,这样一来,也能消除一些这七路伏虎拳的弊端。 为表谢意,陈炁取了一坛好酒出来。 可那酒客却拒绝道:“诶诶诶,说是一壶便是一壶,一坛怎还了得。” 多了不取,少了不要,只是一壶。 提着这一壶酒,他便匆匆而别,只道有缘再见。 行走江湖的人,总是少有停步。 他还要去许多的地方。 总是那样匆忙。 走进酒肆里的人,多是如此。 熟客们总是侃侃而谈,路过之人坐下后聊着江湖轶事,偶尔打听一二,总是有趣。 “道长,你这的酒,当真是一等一的好!!” “客官过誉了,以后常来。” “一定,一定!” 随着陈炁的酿酒技艺越发熟练,一些寻常酒客也能明显的喝出其中的差距,有甚者小酌一杯,连叹三声。 “妙啊!!妙啊!此酒甚妙!” 不过半年岁月,这酒肆的名声便在江湖之中传开了些许。 好酒之人听闻此事后总是尝个新鲜,想着若是往后路过,定要去那里尝一尝。 …… 槐序时节,山涧响起蝉鸣之声。 整日吱呀不止,倒是吵的练功的几个孩子心烦意乱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