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孙伯民从行李上,一点一点地拿东西出来。 一边拿一边介绍:“这是郑夫子,洪夫子给你的信,这是村长给你的信,这是你在漳州府的同窗给你的信........” 一样一样递代清楚,好让孙山知道谁给他捎带了东西。 孙山关切地问:“阿爹,洪夫子身板子还健朗吗?坚仔呢?学业好不好?” 相信亲朋好友肯定利用孙伯民这次前来探亲的机会给他捎带东西。 孙山拿过云姐儿递过来的东西,一叠比书还厚的信,嘴角抽了抽。 不用打开看,就知道是大胖胖给他写的。 哎,可怜的大胖胖,依旧童生一枚,一直无法上岸。 孙伯民憨厚地笑着说:“好,很好。洪秀才身板子挺得直板板,可硬朗了。声音那一个洪亮,五里地都能听到。老当益壮,老而弥坚,越活越年轻,比不少后生仔精神头还足。” 顿了顿,继续说:“洪秀才还说学堂如今有不少读书的好苗子,假以时日,一定能再教出举人,进士。呵呵,洪秀才如今雄心勃勃。” 孙山乐了,能想象得出洪秀才斗志昂扬的模样。 连连点头说:“夫子一直很努力,相信一定能如愿以偿。” 一边正听着孙山,孙伯民谈话的苏氏再次撇了撇嘴。 非常不认同孙山的话:哼,还真当举人,进士是大白菜,想要就要。做梦! 洪秀才简直痴人说梦。 整个黄阳县,哪有这么容易出现第二个山子。 哼,洪秀才这是运气好,刚巧教到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。 是山子自个厉害,可不是洪秀才教书厉害。 洪秀才要是厉害,早就能教出更多的秀才,举人,进士了。 当然这些话苏氏万万不敢说出口,尊师重道的大道理,还是懂的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