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原先观望怀疑的人,现在都跟疯了似的往翰林粮庄挤。 “罪减一等”! 这好处太实在,谁不眼红? 粮庄门口车马不绝,队伍排出老远,比皇城根儿的城墙都长。 银子,哗啦啦地往粮庄里淌。 许翰林最近,那是又喜又愁。 人前乐得合不拢嘴,走路都轻飘飘的。 私底下,算盘珠子拨得山响,账本堆得快没人高了。 这天,杨恒文溜达到粮庄后院的账房。 许翰林正埋头在账册堆里,额上全是汗,听见脚步声,头都没顾上抬。 “二爷,您总算来了!” 许翰林放下笔,使劲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脸上的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。 “京城周边的铺面,按您的意思,都盘下来了!位置个顶个的好!过几天就能挂上咱们翰林粮庄的牌子!” “做得好。” 杨恒文随手拿起本账册翻看,上面的数目让他颇为满意。 “摊子铺大了,人手得跟上。钱款来去,要格外仔细,不能有半点差错。” 他望向一旁静立的紫嫣。 紫嫣今天选了身素净的青色长裙,越发显得肌肤雪白,眉眼精致。 她轻轻点头:“夫君只管放心。粮庄账目,我每天都亲自过目。许大人这边,也添了几个能干的账房先生帮忙。银库那头,更是加了人手,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守着,出不了岔子。” 杨恒文“嗯”了声,日常的打理,他更多地放手给许翰林。 许翰林虽是翰林院出身的文官,做起生意来,倒有几分天分,加上杨恒文不时指点几句,现在已是轻车熟路。 紫嫣则盯着粮庄的运转和银钱不出纰漏,她心思细密,手腕也硬,有她在,杨恒文很踏实。 “这买卖,真是越做越旺!”许翰林不住感慨,“原先在翰林院那清水衙门,哪见过这场面!现在天天瞧着这些白花花的银子进来,睡觉都能乐醒!” 杨恒文嘴角动了动:“这才到哪儿。咱们的生意,可不能光看这点米粮。” 翰林粮庄的突然崛起,还有那让人想不通的“罪减一等”的规矩,自然引来了京城里其他人的注意。 特别是那些一样盯着储君位置的皇子,和那些在京城盘踞多年的老牌世家。 他们既眼红翰林粮庄每天进账的银子,更害怕它背后那摸不清深浅的后台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