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小哥仰着脖子,嘴巴不自觉张开。 李悠南落地的时候,还有风声拂过。 李悠南将二维码递来,小哥默默接过,望着二维码呆了呆。 轻……轻功? 李悠南指了指他的吉他,说:“有这个水平,赚外快的话……为什么不去酒吧里面呢?应该会更赚钱吧。” 小哥这才回过神来,慢吞吞地把二维码收起来,才说:“酒吧……白天不开。” 李悠南眨了眨眼:“哦……” …… 这会儿还不算人多。 李悠南和小哥坐在路边的一个长椅上休息。 脚下是磨得发亮的花岗岩地砖。 奶茶店门口排着队,塑料杯壁凝着水珠,滴落在发烫的地面。樟树枝杈横斜,筛下的光斑在攒动的人头和广告牌上跳跃、闪动,影落在灰扑扑的楼墙高处。 小哥的家境其实应该不错,他的那把吉他就要近万了。弹奏的水平不能说很好,但唱得属实不赖……是李悠南羡慕的嗓音。 当然啦,唱歌这件事,除非是天生五音不全,只要是个正常人,嗓音条件再怎么糟糕,都总能练出来的。所以某一天获得一个唱歌的技能,理论上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俩人随意聊了会儿天。对于李悠南来说,他现在正是无聊的时候,正好可以消磨一下时间。 对于自己的身份,李悠南并没有刻意夸张或者隐藏,就是说自己是一个旅行博主,开着一辆车子,打算周游全国。 搞民谣音乐的人,大多数是有一点点浪漫主义的。 李悠南这样的生活也不算少见,毕竟类似的博主还是很多的。但小哥以前没有见过真人,所以真遇到了,还是会感到十分的佩服。 惊叹了几下,又拿出手机,问清楚李悠南的账号,添加关注。 当他看到李悠南的账号里那个跑酷的视频以后,眨了眨眼睛,又确认了一下,坐在自己旁边的这个一米八几的帅哥,就是视频里的本人。 小哥问:“这里面的视频真的是你自己吗?你好厉害啊!我小时候也想学这种空翻的,这个东西有什么窍门吗?” 窍门?李悠南想了想,站起来,说:“要说窍门也是有一点的,就是不要害怕了,这个是最重要的。” 其实李悠南自己也说不出来什么窍门,绝大多数技能的窍门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慢慢领悟的。但李悠南没有这个过程,他是直接就会了。 所以真让他说个窍门出来,只能抓瞎。 就像是,一个正常人没有办法给你解释清楚走路有什么窍门一样。 对于李悠南来说,跑酷就和走路一样简单。 李悠南随意来了一个前空翻韦伯斯特:“具体什么窍门吧,我也说不上来,但是肯定是不能害怕的。” 小哥再次呆了呆,这翻的也太轻松了吧。 看上去……很简单。 此时李悠南的目光放在了那把吉他上,俯下身子问了一句:“我可以看一下吗?” 小哥说可以,李悠南便将吉他拿起来。 他也是会弹一点吉他的,以前在大学的时候,吉他和篮球,让他成为了系里风云人物。 不过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了。 如今有了钢琴技能的加持,其实对吉他也是有帮助的,因为乐理是通的,钢琴能力带来的视唱练耳上的提高,也是可以直接反映在吉他上的。 不过这两种弦乐虽然都是12平均律,但还是有一些差异。吉他每个品格的音,长时间不专注于吉他的练习,还是找不准的。 就在将注意力放在吉他上的时候,余光忽然瞥到旁边的小哥。 “往前……不怕就行了?”小哥喃喃自语。 李悠南眼睛一下子瞪大,猛地望了过去,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…… “扑通!” 小哥……很勇敢。 李悠南轻轻扶了一下额头。 …… 主动跟弹吉他的小哥搭讪,其中有一个原因是,打卡任务里面写了,需要收集到歌手的弹唱。 此时还没有到12点,但期间如果有一个认识的人,到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就会很容易。 问清楚小哥在12点以后大概率还会过来摆摊弹唱,但眼下他要先去处理一下刚才摔到的地方。 这时,景超怡终于发来了消息,说自己已经下飞机了,问李悠南现在在哪里。 李悠南告诉他自己在黄兴路。 景超怡发了一个笑脸过来:“等我喽!从机场过来会比较远。” 那个小哥,没过多久将自己的摔伤处处理好了。 他发来了消息,邀请李悠南去他朋友开的一个酒吧里玩儿。 能够感受得到,对方也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。 李悠南这会儿没有事,便答应了。 下午,酒吧还没有正式开张营业。 这家酒吧位置不算很好,甚至可以说有点偏僻。 李悠南进去的时候,服务员正在打扫卫生。 酒吧正中间是一个舞台,几个玩音乐的人各自拨弄着乐器,做着晚上的准备。 那个小哥看到了李悠南,给他挥了挥手。 乐队成员不全是年轻人。 主唱是个差不多30来岁的姐姐,穿着十分暴露,身材前凸后翘。 鼓手是个戴墨镜的大叔。 李悠南觉得这大叔真厉害,毕竟在室内,不戴眼镜李悠南都嫌光线暗,大叔戴上墨镜,那大概只能凭感觉敲了。 大家都很热情,小哥介绍李悠南跟大家认识,还说李悠南是个视频博主。 这话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。 鼓手大叔就是这里的老板,他也搞过直播,但效果不怎么好。 听到这话,他便有些主动地跟李悠南攀谈起来,还招呼服务员去倒几杯果汁过来。 相比于聊直播方面的内容,李悠南其实更乐意跟他们聊音乐。 毕竟在直播方面,李悠南现在就像个没有感情的拍摄机器。 他把视频素材,不管好用不好用,都一股脑拍下来打包丢给龙哥。 所以当人家问他这方面的问题时,李悠南只能硬着头皮说:“主要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,然后要有反差,关键是剪辑要到位,这个最重要。” 大家听得很虚心,觉得非常有道理,认真点头。 没聊多久,乐队的人都到齐了,便开始着手准备晚上的演出。 他们照着谱子练了几下,李悠南这才悠闲地退到旁边,饶有兴趣地看他们演奏。 音乐的确很有魔力,能把一帮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,带入相同氛围。 大家各自玩弄乐器,音色、旋律不同,但只要节拍合上,就有一种和谐的同频感。 大家脚上踩着节拍,抬头时与踩着同样节拍的朋友,互相送去默契的笑容,笑容里的含义彼此心领神会。 弹了一阵,在休息空隙,弹吉他的小哥凑到李悠南旁边说:“待会儿你可以帮我们拍个视频吗,作为你旅行内容的一部分。” 他说这话时有点不好意思,显得社交目的不太纯粹。 李悠南拿出手机,对着他拍了几个镜头,笑着说:“小事情。” 他今天拍了不少长沙的镜头,不过正如龙哥之前说的,这种没特点的镜头,剪不出好素材。 可以先存着,等去过的地方多了,混剪成一个完整视频。 那小哥又问:“刚才看你摆弄吉他,你也会吗?” 这其实不难判断,下午李悠南看琴,这会儿又跟着音乐合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