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年文尧急忙口称圣明,不为别的,只因为姜信是他的大女婿! 大景官员都是高级打工仔,只有勋爵才是这个国家的掌权人。 要不然,也不会是宗人府拟旨。 年文尧又道:“陛下,这是姜信送来的名册。” 境地翻看名册,越看越高兴,忍不住大笑起来,“来人,把名册里的内容读出来。” 太监接过名册,随即念诵道:“圣景七年,五月初七,杀敌两千七百人,俘虏一千四百人,破广城,得粮食二十万石,金银珠宝百万两。 五月初九,攻信城,杀敌一千八百人,俘虏两千余人,得粮食二十七万石,金银珠宝,牛羊马若干....... 五月十一,攻安城,杀敌一千六百人.......” 太监的声音在大殿回荡,每一条都意味着大景的胜利。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? 掠夺! 姜信短短月余时间,就为朝廷掠夺了一千多万两金银,数百万石粮食,这些钱银无论是充入国库,还是用作赈灾,都可以。 而那些俘虏,则可以招安,补充大景损失的兵力。 这让他高兴的同时,也越发痛恨方正和。 方正和以宰相之身带兵,看似是文武之间的斗争,实际上,他只是想封爵。 因为大景重军功,非军功不封爵。 方正和官居一品,却不是勋爵,这是他的短板。 景帝也愿意给他一次机会,让他成就豪门。 可他太蠢了,葬送了几十万军民,险些将大景推向万劫不复之地。 太监还在诵读,他心情也是越发的爽快。 好一会儿,太监声音停了下来,景帝意犹未尽。 臣子们都山呼万岁。 这也是景帝登基以来,最大的功绩。 若是这些消息发布出去,必能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。 想到这里,景帝又问道:“常青出征月余,可有消息传来?” “陛下,因为洪涝的缘故,消息传递受到了阻碍。”兵部尚书苏大钟道:“不过微臣以为,天命在景,武国公这么久都没有消息,相信再过几天,肯定有好消息传来!” “是啊,武国公信心满满,有十足的把握收服大景关,说不定捷报已经在路上来了!” “陛下放心,武国公必会带来好消息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