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是......105毫米的爱? 陆源喜不自禁,看着眼前的105毫米榴弹炮,心狠狠颤抖了一下。 “大龙,这榴弹炮,什么时候造出来的?” “陛下,就前些日子,刚新鲜出炉的,才打了上百发炮弹,目前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。” 李大龙解释道:“锻造方面不是问题,但是零件生产是问题,为了方便组装,设计组的人,将75毫米榴弹炮的一些部件挪用到了105毫米榴弹炮上来。 目前测出的最大射程是20里,杀伤力巨大,就是太重了,需要两头牛或者三匹马来拉。 只可惜,目前为止还没有造出内燃机。” 大秦有蒸汽机,而且,在他接手北凉的第二年,就让人研发,研发两年后,就出来了。 只不过,一直是机密中的机密,运用于各大工厂。 “不着急,内燃机迟早的事情。”陆源早些年,也收了几个有天赋的弟子,这些弟子大多数都投入了科研中,比如内燃机项目,就是陆源一个叫诸葛敬的弟子在主导。 这块陆地太大了,想要从中土的北边到南边,马不停蹄也需要三四个月,只有现代化交通工具,才能缩短时间。 “尽快量产吧,不过,还是以75毫米榴弹炮为主。”陆源说道。 75毫米榴弹炮,重量轻,易携带,适合野战。 105榴弹炮自重两千多斤,想要翻山越岭,根本不可能。 在平原地区交战,或者攻城,绝对是利器。 “是,陛下!” “除此之外,野战迫击炮,也是重中之重,全军都要装备,目前咱们的迫击炮是不够全军使用的。 海军那边也要造炮,所以二厂的压力很大,实在不行,就把压力分给其他厂子。”陆源说道。 “二厂有信心完成任务!”李大龙没接话,厂里的研究成果,那是他们的命根子,放给其他厂子,厂里人能骂死他。 就算是一厂要设备,也得花钱来买。 当然了,并不是防着别人,而是最初的时候,陆源就定下了规矩。 方便内部竞争。 技术要是随便共享,他们根本不会卖力研发。 所以,各个大厂,核心技术都是严防死守的,哪怕是自己人,也拿不到。 这种制度下,反倒是激起了所有人的狠劲。 陆源也没说什么,匆匆离开了二厂,又去了三厂,四厂,五厂。 三厂确保弹药,还要研发各种口径的弹药,比如白磷弹,铝热弹,都是三厂的核心技术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