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要是皇帝只是其中从龙功臣,那么众人前途堪忧。 可这些人里,既有从龙功臣,也有降臣,这就说明,皇帝还是很有气量的。 众人松口气的同时,也飞快退了下去。 而大厅内得十个人,分别代表,文武老臣,降臣和世家之臣。 这也是陆源刻意为之。 他意识到,大秦太缺乏人才,或许不是没有人才,而是这些人不敢开口。 赵恺只写了几个字:招安,拉拢,分化,打压,以其人知道还治其身! 就这么一行字,便让陆源眼前一亮。 他有五千年的积累经验,但治理庞大国家,靠他一个皇帝还不累死? 崇祯够勤奋吧,没有人帮衬,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。 嬴政够伟大吧,他一死,秦二代就亡了。 所以班底很重要。 “洞之,你把计划详细说一说。”陆源道。 “是,陛下!”赵恺拱了拱手,说道:“大秦武德充沛,国力强盛,自不用说。 然国民少,兵力少,以前只有寥寥几个城池,自然是能管理过来的。 而且也可以握掌成拳,指哪打哪儿! 可现在不行了,八千里疆域,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,都是大国了。 在用治理城池和州府的眼光和方法是不行的。 对百姓而言,吃饱穿暖是最重要的,可更重要的,是归属感。 无论是大乾,大景,大夏,地方治理,向来都是依靠地方乡绅,豪强和世家门阀。 皇权不下乡,几乎是所有人默认的。 这就导致所有人都有个惯性思维,朝廷仰仗地头蛇,而当地百姓,也仰仗地头蛇。 而当地之民,大多数为同姓之人,比氏族更可怕的,是宗族啊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