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曾去过草原最大的湖泊,与其说是湖泊,倒不如说是一片内海。 他原来想去内海,但是转念一想,秦人很有可能找过去。 只要他们确认了位置,沿着内海海岸线,找到他们,并不是问题。 这里就不一样了。 隐蔽,狭小,又适合居住。 要不是他有详细的地图,根本不可能找到这里。 这也就增加了秦人搜寻的难度。 洒下种子后,在大雪降临之前,就能反复收割牧草,然后储存在地窖之中。 巡视完牧场。 他又来到了新开辟的良田。 良田在小河的下方,这里阳光照射充裕。 开垦的速度不慢,十万人一齐开辟,几天时间,就开辟出了几千亩土地。 这些粮食种子,最低都是两三千斤的产能,最高足有万斤。 把能种下的种子都种下,等到大雪来临,起码也能够种出上百万斤粮食。 脱壳的麸皮,可以用来喂养牲畜,甚至饿极了,人也可以吃。 再不行,也可以跟土壤混合在一起,当做一种肥料。 人是吃五谷杂粮的,是最好的肥力制造者。 他挑选了一批人,专门收集五谷轮回之物,把他们平日里吃剩下的骨头,残羹剩菜,打碎,发酵,最后制作成比较简单的肥料,洒在田地里。 就这么忙活了小半个月,整个领地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向上的感觉。 凶奴依旧在学习农业知识。 “陛下,第一批伐木队已经回来了。” 凶奴揉了揉略微干涩的眼睛,放下手中的炭笔,走出了营帐。 就看到一个大车队从远到近回来。 孩子们都围着车队奔跑,口中喊叫着。 这一幕,倒是让人安心。 匈奴所用的车子,也是仿照大秦式样的,所以能载不少木头。 眼下蜂窝煤还在制作之中,他们也需要囤积更多的木材。 所以不久前,他就派遣了一批队伍去极寒之地伐木。 都是成材的松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