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,与大海连成一片,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,就像和潮水一起升腾起来一样。 李根一气呵成,意犹未尽的,提起笔来。 还想再写些什么,略加思索以后,终究什么也没有写。 对不住了,张若虚老前辈。 晚辈让这首,孤篇盖盛唐的诗赋,提前问世了! 三位考官大气也不敢出,生怕打扰到李根。 因为他们知道,当一个人文思泉涌的时候,一旦被打断,很难再找到那种意境和感觉了。 李根看了一遍又一遍,最后轻轻的把笔放下。 确认无误后,李根便准备交卷了。 当他站起身来,才发现,三位考官尽数站在他身后。 “少年郎要交卷?” 一位考官,深吸一口气,平复下激动的心情,开口询问道。 “嗯,学生感觉少一句不妥,加一句也不妥。” “还是交卷吧!” 李根身后的卢荣和崔灿,都冷哼一声。 “有些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,你以为你写的乃是传世之作啊?” “还,少一句不妥,多一句也不妥?” “自己江郎才尽,就不要故作清高!” “就是,贴经考试即便榜首又如何?诗赋和试策,才是真正考一个人的才华,若是诗赋不过关,红榜之首,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!” 卢荣和崔灿的嘲讽,让三位考官也颇为不悦。 奈何他们知道卢荣和崔灿的身世,实在是他们惹不起的存在。 “三位师长,学生不想打扰其他考生答卷。” “学生先退下了!” 李根连正眼,都懒得看卢荣和崔灿一眼。 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! 也敢在老子面前蹦哒! 老子不过是出身不好,否则打的你们满地找牙。 “好,少年郎可以离开贡院考场了。” 李根的话,让三位考官都非常满意。 此人虽然年少,但是不轻狂。 如此才华横溢,心胸却非常豁达。 面对卢荣和崔灿的嘲讽,不仅不悲不怒。 反而担心影响他人答卷,而匆匆离开。 说起来,这卢荣年方二八,崔灿也只是比卢荣小一岁。 二人都还比不上,一位十三岁少年的心胸豁达。 这世家的家风也不过如此。 三位考官,将李根的考卷收起,三人依次,再次阅读这首春江花月夜。 李根信步往贡院门口走去。 恰巧被对着窗口喝茶的孔颖达看到。 看到李根脸上颇有不悦之色,孔颖达蹭的一声站起身来。 这才刚刚开始一刻钟而已,莫非这孩子考砸了? “仲达兄,那少年郎是你的学生?” 第(2/3)页